创新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

2025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辽宁方大集团000055)紧扣“创新年”发展主题,旗下各企业在高端制造、生物医药、航空等多个前沿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从打破垄断的“核芯”材料到跻身国际的细胞治疗,从刷新世界纪录的超级工程装备到数智深入融合提质增效,集团各企业集中展现了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实践与有效探索。

创新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

方大炭素

“核芯”技术铸就国家能源安全新基石

2025年5月,方大炭素600516)承担的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高温气冷堆堆内构件用核级石墨国产化技术开发”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能备选堆型——高温气冷堆的关键材料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彻底打破了国外长期技术垄断,为国家核能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

成都炭材

产能驱动 创新引领未来

2025年成都炭材自主研发的高温气冷堆用核级石墨材料实现批量交付,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关键材料领域打破国外垄断。该材料主要用于堆芯支承结构,直接关系反应堆安全运行。目前,成都炭材已具备年产万吨级核石墨坯料能力,产品最大直径达1.5米,技术指标和生产规模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核电关键材料的自主可控与技术迭代提供了有力保障。

方大特钢

硬核“机器人”实现效率效能双提升

方大特钢600507)自主研发的“智润通·轮轴在线加油机器人”,它的重复定位精度误差不到1毫米,加油成功率达100%,单次加油平均19.44秒,效率提升超过8倍。该“机器人”不仅节省了人力,可以减轻劳动强度,还提升了工作效率、延长台车使用寿命。“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一种烧结台车滚轮轴在役自动加油装置及方法》于2025年10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萍安钢铁

“十字交叉雷达”填补计量技术空白

2025年6月,萍安钢铁研发的“一种车牌识别抓拍设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标志着萍安钢铁在行业全自动计量领域的技术攻关,取得关键成果。此前,钢铁厂汽车衡无人计量长期被难题卡住:大车容易二次触发、车号识别总是失败。此类问题严重影响了物流效率。萍安钢铁技术人员创新制定十字交叉雷达识别区的改造方案,改造后实测误触发概率直接降至零,实现完全无人干预,不仅提升了汽车衡自动计量效率,更填补了国内无法安装地感线圈场景下自动化称重识别的技术空白。

九江钢铁

全年研发15个新品种钢

九江钢铁从年初系统规划了15个新产品研发项目,涵盖高建钢、高强抗震螺纹钢等品类,并配套制定了系统的品种钢开发实施方案,推动高端产品研发与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截至目前,已成功推出高建钢Q390GJB、Q390GJBZ15、Q420GJBZ15等系列高端产品。预计全年新品种钢产量突破14万吨,产品成分合格率稳定在100%,探伤合格率保持在99.21%,实现创效超2000万元。

达州钢铁

发明专利实现降本超8000万元

2025年5月,达州钢铁自主研发的“一种低成本的烧结矿”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此项技术参考了学术界主流的铁矿石冶炼价值评价方法,深度融合了达州钢铁多年来生产实践经验,系统开展了全流程元素平衡分析,把“性价比评价”纳入常态化配矿管理机制。截至2025年10月,达州钢铁配矿成本较2024年同期每吨下降27.02元,累计节约配矿成本超8000万元。

北方重工

“天工号”实现自我超越和全球领跑

2025年10月,由北方重工与三峡建工、中国电建601669)联合研制的国内首台套超深竖井全断面扩孔式掘进机“天工号”,在浙江松阳抽水蓄能电站1号引水竖井施工中创下单日掘进20.189米的新世界纪录,标志着北方重工在竖井掘进机技术领域再次实现关键性突破,为我国深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东北制药

创新药布局迈出关键一步

2025年10月,东北制药000597)旗下鼎成肽源DCTY0801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批。该产品此前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证,为拓展国际市场奠定基础。此次国内获批临床试验,标志着东北制药通过“自主研发+联合开发+项目引进”多元化研发策略取得实质性进展,创新药布局从规划走向落地。

辽宁方大总医院

呼吸研究成果获国际顶级期刊认可

2025年6月,辽宁方大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负责人张睿作为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发表于国际呼吸领域顶级期刊AJRCCM。该项研究突破单一指标分析模式,探讨磨玻璃密度影(GGO)与系统性炎症及肺气肿进展关系,突破了单一指标分析模式,为肺部病变临床评估提供新思路,兼具重要学术价值与临床意义,赢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重医大附三院(方大医院)

材料研发开启“即注即用”新时代

2025年8月,重医大附三院(方大医院)骨与创伤中心周强团队研发的《骨无缺——全球首款注射型高活性人工骨》,在第十届“创客中国”重庆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中获得佳绩。该材料具备可注射性、高活性与生物安全性,有望解决大块或长节段骨缺损修复的国际性难题,推动骨科修复材料进入“即注即用”新时代。

方大航空国际总部

获FAA认证,航空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国际化突破

方大航空国际总部以技术突破与资质升级为核心驱动力,在航空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取得系列创新成果。2025年10月,重庆海航航空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正式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认可的ASA-100航材供应商资质认证,标志着国内拆解航材成功获得全球市场“入场券”。企业依托机队大数据分析,形成了精细化实施方案,全年预计回收利用航材超1300件,实现资源循环价值。

新海航海南航空

系统创新突破飞机重量管控难题

新海航海南航空成功研发并应用动态干使用重量系统,显著提升航班业载并降低燃油消耗。系统通过精准重量管控,实现不同机型的国内航班运行载量提升200公斤至1500公斤。2025年1月至10月,该系统助力节约燃油285吨,实现环保降本双赢。

新海航海航技术

ELB升级 助力智慧运行体系建设

2025年11月,新海航海航技术电子飞行记录本管理系统(ELB)完成优化升级,在新海航航空集团旗下7家航空公司实现全面稳定运行,标志着“飞行机务运行”保障业务的数字化协同取得实质性突破。系统实现飞行记录电子化,打通故障处理全链路,通过智能校验与跟踪,有效避免超授权放行与隐患滞留等风险,提升运行安全与维修规范。同时,系统还支持数据共享与趋势分析,助力智慧决策与知识管理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为深刻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内在联系提供了遵循,指明了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方向。

展望“十五五”,方大集团将继续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与产业发展前沿,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绿色低碳转型、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等领域持续发力,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发展新动能、服务国家战略,贡献“方大力量”。

 

原文链接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