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学院:“龙子湖科创路演”激活成果转化生态 驱动新质生产力跃升​

​河南省科学院:“龙子湖科创路演”激活成果转化生态 驱动新质生产力跃升​

8月底的龙子湖畔,秋风送爽,群贤毕至。河南省科学院一楼展厅内,“龙子湖科创路演”2025年中原量子谷专场暨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推介活动热度爆棚——原定200余人的会场“挤”进400余人,参会者或站或坐,边听边记,怀揣着“加速成果转化”的共同目标。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中,科技成果转化是迈向创新高地的关键路径。当前,河南创新土壤日益肥沃,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成果产业化断层等难题仍待破解。作为全省科技创新核心力量,河南省科学院立足发展实际,以“龙子湖科创路演”等一系列举措,探索出一条贯通产学研金服用的新路径。

​​河南省科学院:“龙子湖科创路演”激活成果转化生态 驱动新质生产力跃升​

​平台搭桥:唤醒“沉睡”的科研成果​

“金属腐蚀造成巨大资源浪费,我们的自修复防腐涂层技术可实现涂层损伤后快速自主修复,延长金属基底服役寿命。”9月5日,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腐蚀与控制研究中心成果转化负责人曹文凯介绍,这项全球首创技术能适应严酷环境,近半年产业化进程加速,得益于今年4月“龙子湖科创路演”首场活动的“惊艳亮相”。

4月11日,“龙子湖科创路演”2025年首场活动在省科学院举办,征集234项来自中科院、工程院、省科学院等单位的优质项目,遴选16个高精尖项目现场路演。自修复防腐涂层技术作为“金种子”之一,收获大量投资机构和企业关注,与深圳国裕高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约后,正快速走向市场。

“龙子湖科创路演”恰逢其时。聚焦“两高四着力”,河南省科学院对接中科院相关研究所、省实验室等科研机构,联合地方政府、龙头企业、投融资机构,以路演为桥梁,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自去年9月启动以来,系列活动累计推介464项前沿科技成果,组织85项成熟项目路演,收集325项企业技术需求,推动37项重点成果转化项目签约,成为河南科技成果转化的“超级IP”。

“从‘书架’到‘货架’是世界性难题,我们希望通过路演活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南省科学院院长徐红星介绍,除常态化路演,省科学院还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上线634台套大型仪器,打破仪器分散闲置、重复购置现状,让科研装备成为服务全省创新的“公用利器”。

​需求牵引:打通到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成果转化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如何精准匹配企业需求与科研能力?河南省科学院构建“产业立题、企业出题、人才答题、科技解题”机制。

河南龙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新材料产业链龙头企业,今年年初公开“发榜”,发布多孔炭材料生产行业痛点需求。省科学院碳基复合材料研究院迅速响应,副院长任宣儒和杨广军教授团队开发基于微波一步法的多孔炭材料制备工艺,通过内加热机制减少能量损失,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兼顾节能降碳与产品稳定性。该方案从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十几家队伍中脱颖而出,成功揭榜。

“企业等不起‘纸上创新’,我们的方案从一开始就瞄准产线实际需求设计。”任宣儒说。

自重建重振以来,河南省科学院以需求为导向,持续组织专家深入企业调研,邀请企业到实验室考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打通院企对接“最后一公里”。同时,选派科研人员入驻企业担任“科技副总”,深入一线挖掘技术瓶颈并定向攻关。例如,省科学院材料研究所专家服务河南新昌铜业集团时,针对再生铜火法精炼杂质控制难题,开发2种新型精炼剂并形成1项控制技术。

如今,省科学院成果转化从“卖技术”转向与企业全链条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

​生态营造:建立全链条转化服务体系​

今年6月,河南省科学院牵头完成国内首个概念验证团体标准《河南省概念验证服务规范》,中原科技城联合概念验证中心揭牌,为实验室成果提供技术可行性评估、市场前景分析等服务,助力研发成果跨越“死亡之谷”。

两个月后,全省首只种子基金——规模2亿元的中原科技城种子基金设立,重点扶持初创型科技企业,尤其是概念验证中心评审的极早期项目,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先100米”难题。

此外,河南省技术经理人协会正由哈工大郑州研究院、郑州大学、省科学院等20余家单位筹备成立。“技术经理人的核心价值是缩短成果转化周期,降低失败风险,让‘黑科技’被企业认可。”河南省中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专职副主任杨卫东表示,协会将联动多方力量构建创新生态。

在中原美谷、中原药谷、中原量子谷、郑开兰科创园等科创平台,省科学院与地市合作共建,服务重点产业链群,探索特色发展路径。中试平台加速样品到产品的跨越,十余个产业化项目年内将落地。

“我们将持续建设开放活跃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培育创新生态,让更多成果走向生产线,让更多企业获得科技支撑,让更多资本浇灌创新沃土,为河南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徐红星说。

如今,河南科技创新活力迸发:科技企业与智慧工厂高效运转,中原科技城里科研人员步履匆匆,郑州技术交易市场交易火热……一幅向“新”求“质”的经济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

原文链接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