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中试平台驱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创新要素集聚赋能产业升级​

​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中试平台驱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创新要素集聚赋能产业升级​

​​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中试平台驱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创新要素集聚赋能产业升级​

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高校以牵头或参与建设中试平台为抓手,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为贵阳贵安特种半导体、新能源材料、民族医药、污水处理等重点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撑,促进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同时为全省中试平台建设输出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构建全链条转化体系 加速科技成果落地​

7月10日,贵州理工学院牵头建设的微通道反应工艺及设备中试平台展现全链条服务能力。该平台在学院含光楼3楼设有8间实验室,配备60套小试设备及22套中试系统(集成换热、输送、在线监测等关键模块),承担产品开发与项目前期小试、中试验证工作。实验场地由三大板块构成:含光楼小试中试平台、科技孵化园规划的1000余平方米中试场地(预计今年投用,承担后期生产线扩建与企业中试服务),以及“拎包入住”式企业定制服务(依据协议派驻技术团队与设备)。

平台设备兼具多样化实验与工业级量产验证功能,部分核心设备采用模块化与自动化控制,大幅缩短实验室到规模生产的周期。“既能满足小试探索,又能支持量产验证,是连接创新与产业的关键桥梁。”平台负责人仇伟表示。该平台是花溪大学城中试体系的缩影,以“小试—中试—产业化”无缝对接为核心,逐步构建覆盖全链条的试验体系与协同网络,推动科技成果跨越式转化。

​培育应用型人才 夯实创新根基​

7月31日,贵州医科大学牵头的民族药与中药制剂中试平台实验室展现人才培养成效。平台负责人李勇军与研究员潘洁检查设备时提到,潘洁从本科到博士均在药学院就读,研究生阶段通过参与产学研项目,熟练使用超高效液相 – 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等高端仪器,培养了扎实的科研动手能力,这些能力直接应用于后续实验室管理。留校后,潘洁聚焦中药民族药药效物质及药物安全性评价,参与制剂生产工艺研究、企业委托检验检测等工作。

药学院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300余项科研项目,超50%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成为硕博研究生实践载体。高校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交流,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实现科研反哺教学,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产业发展输送复合型人才。

​深化长效合作 构建产学研生态​

7月14日,贵州师范大学牵头的特种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中试平台凸显校企合作效能。平台负责人毕津顺介绍,该平台对外提供航天用功率半导体抗辐照技术中试、概念产品验证、小批量试产等服务。共建企业贵州芯际探索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郝乐表示,贵州省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政府大力支持中试平台建设,企业与高校合作可解决发展痛点。

该公司专注为特种行业提供功率开关,而高校平台聚焦前端开发,双方优势互补。郝乐透露,未来将深化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产量产,助力贵州集成电路发展。

花溪大学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指出,高校牵头的中试平台加速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弥补产业化后端空白,为贵州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花溪大学城通过全链条中试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和长效合作生态构建,成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示范样板,为区域重点产业创新突破提供坚实支撑。

原文链接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