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天津电子院十年成果丰硕 科技成果转化生态成效凸显
近日,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天津电子院”)迎来成立10周年。10年来,该院累计孵化聚集企业152家,“清华基因”企业占比超60%,搭建6个技术和应用平台,建成我国首条跨材料体系微纳光电子芯片代工生产线,累计支持企业承接国家级、省部级和市区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4个,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天津样本”。
企业孵化:“清华基因”引领创新发展
清华天津电子院累计孵化聚集企业152家,其中“清华基因”企业占比超60%。这些企业依托清华大学的技术和人才优势,聚焦电子信息领域,开展前沿技术研发和创新应用,为区域科技创新注入新活力。
平台搭建:全链条服务支撑成果转化
- 技术和应用平台:建成6个技术和应用平台,包括高端光电子芯片创新中心等3个技术平台,以及医工转化创新中心等3个应用平台,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研发中试和规模化生产服务;
- 生产线建设:建成我国首条跨材料体系微纳光电子芯片代工生产线,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为光电子芯片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 项目支持:累计支持孵化聚集企业承接国家级、省部级和市区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4个,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金融赋能:破解孵化项目融资难题
清华天津电子院在金融服务方面积极作为,设立扶持金、聚集合作创投基金,解决孵化项目早期融资难题。目前基金规模超13亿元,累计投资项目132个,其中75个项目来自京津冀地区,为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清华天津电子院通过企业孵化、平台搭建和金融赋能,构建了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促进了电子信息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未来,随着平台的不断完善和金融服务的持续优化,清华天津电子院有望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区域创新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