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 今年以来,吉林牢记嘱托,全力推进科技创新 ” 十大跃升行动 “,加快构建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跃升。

八月初,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周敏牵头组建的 AI- 电化学家实验室实现封闭,这意味着实验室内只有机器人工作,成为名副其实的 ” 黑灯工厂 “。这是一个深度融合 AI 与材料研发新技术的智慧实验室,可以将以往一名科研人员需要耗时 50 年的实验量缩短至一周完成,也标志着我国在超分辨电化学基础研究与先进仪器装备研制领域取得了国际性突破。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长春市畅通 ” 概念验证 – 中试熟化 – 产业化落地 ” 的转化通道,在与吉林大学共建概念验证中心之后,又依托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长春应化所新建四家概念验证中心,为科技成果提供概念验证、二次开发服务。
今年上半年,吉林省内转化科技成果达到 2218 项,同比增长 46.9%;技术合同成交额达 143.18 亿元,同比增长 9.91%,科技创新引领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在吉林化纤集团,企业联合东华大学、中材科技等九家单位共同开发的 ” 大丝束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规模化制造关键技术与大型风电叶片产业化 ” 科研项目,日前成功通过专家鉴定,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大丝束碳纤维及其拉挤板材制备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项目已在吉林化纤集团实现产业转化。
该项目实现了从碳纤维原丝制备到超长风电叶片研制的全链条技术升级。作为大丝束碳纤维及风电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单位,能持续稳定的供应性能达标的产品,对下游厂家的信心建立和性能达到提供了支撑,也为国家清洁能源进一步发展开了好头。

今年以来,吉林省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新设立企业关键技术项目,支持企业牵头或联合高校院所开展技术攻关,已支持企业关键技术项目 116 项。与此同时,创新联合体的集群效应加速释放。今年上半年,我省围绕医疗器材、药用包装材料、细胞产业、人参种质资源领域,新组建 4 个创新联合体,总数达到 15 个。从技术突破到协同创新,再到平台支撑,吉林省的科技供给能力不断实现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