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区:以“学查改立融”推动作风建设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

​开州区:以“学查改立融”推动作风建设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

​​开州区:以“学查改立融”推动作风建设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

盛夏的开州区,各乡镇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学、查、改、立、融”为抓手,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用作风建设的“硬举措”托举民生“软幸福”,绘就了一幅风清气正、实干担当的基层治理新图景。

​学深悟透:理论武装铸就思想根基​

开州区各乡镇创新学习形式,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

  • ​大进镇​​:建立党员干部“三个一”机制(每日自学1小时、每周研学1次、每月参加读书班1次),通过18次集中学习、8次专题研讨,结合案例剖析让纪律规矩入脑入心;流动党员通过微信群“通读+分享”,老党员上门送学,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
  • ​铁桥镇​​:坚持“四学联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引领学、党支部“三会一课”集中学、专题读书班深入学、个人自主常态学),线上线下覆盖3000余人次,年轻干部范滔感悟“好作风才是‘护身符’”;
  • ​义和镇​​:构建“工作专班+包村领导+驻村工作组”三级机制,开展12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1次专题党课,覆盖1200余人次,同步精简文风会风,推行“多会合一”提升行政效能;
  • ​白桥镇​​:通过党委领学、支部研学、警示教育促学,开展26场学习活动,覆盖1000余人次。

​查改并举:刀刃向内破解民生痛点​

各乡镇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 ​和谦镇​​:创新“双向点单”模式(群众线上微信群提需求、线下院坝会“点菜”,村组定承诺、镇级抓督办),推动8件镇级、60余件村级民生实事及7个示范项目高效完成,村民王宏志家通上自来水,点赞“党的政策硬是好”;
  • ​白桥镇​​:紧盯公务接待、办公用房等关键领域,自查自纠问题8个,约谈2人,规范村级“三资”管理,修订制度2项,下沉一线解决土地纠纷42个;
  • ​铁桥镇​​:建立“学—查—改—促”闭环机制,党政班子及成员查摆问题40个,推动解决群众问题500余件,满意度超96%。

​融治共促:创新机制激活治理动能​

通过跨区域协作与志愿服务,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 ​长沙镇​​:联合万州铁峰乡、云阳平安镇打造“三地五联”党建品牌(理论联学、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服务联抓、治理联动),制定“边界微实事”清单,完成饮水改造、道路修补等20余件实事,化解跨区域矛盾3起,组织巡林护河守护“平安防线”;
  • ​渠口镇​​:“飞毛腿”服务队(15支小分队)创新“党员摆摊+群众赶集+志愿接单”模式,开展27场“三服务”活动,解决河道清理、政策解答等70余件民生小事;聚焦60余项需求建立民生台账,创新“红旗微治”模式,通过“双轨赋分”推动群众共治共享,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治理”转型。

​真抓实干:常态倾听厚植民生情怀​

各乡镇建立常态化倾听机制,密切联系群众:

  • ​和谦镇​​:创新“线上线下+定点窗口”模式,通过三级走访、院坝会、微信群互动及便民服务中心窗口登记,建立镇村两级民生台账及三张推进清单,解决群众问题;
  • ​大进镇​​:通过“141”基层智治平台收集87条意见、15个问题,整改班子问题5个,组织党员志愿活动120余次,化解纠纷18起;
  • ​渠口镇​​:组建10个专项小组,结合“民情恳谈会”开展大走访128次,覆盖730余户,征集人居环境、文化惠民等领域建议39条,形成7项班子问题清单。

开州区各乡镇以“学查改立融”为抓手,将作风建设与民生改善紧密结合,通过理论武装、问题整改、机制创新和常态倾听,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生动范例。

原文链接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