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催化剂齐鲁分公司:构建全链条转化体系 驱动科研成果高效落地
中国石化催化剂齐鲁分公司积极践行“四链融合”发展要求,通过构建科研转化全链条体系、深化跨界合作、优化流程机制,推动多项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应用,为企业发展和油田稳产增产提供了强劲科技支撑。
全链条体系:打通科研转化“最后一公里”
催化剂齐鲁分公司构建“技术对接+试验审批+生产销售+现场服务”科研转化全链条体系,深度融入中国石化集团内部研发生态。与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北京化工研究院、江苏油田工程院等单位紧密协作,高效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一线。2023 – 2025年间,多项创新成果成功转化,彰显了公司在研发和产品转化方面的实力。
协同聚能:跨界合作构建创新生态
- 联合攻关新技术:配合江苏油田工程院开展除硫菌剂联合攻关,完成微生物抑制剂编码申报及关键设备选型,筹备工业试生产;
- 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与石科院、上海院、北化院等建立常态化技术对接机制,精准匹配油田现场需求,构建研产销用一体化协同创新平台,突破上中下游环节限制,形成多领域协作创新合力。
攻坚提效:流程优化加速成果转化
- 刷新转化速度记录:聚合物类无机垢除垢剂B剂项目从试验审批、试生产到产品发货,全流程仅用时20天;
- 解决原材料难题:联合解决驱油用微乳液原材料编码标准化难题,推动技术说明书编制与审批流程无缝对接;
- 建立高效反应机制:设立绿色审批通道,形成“需求快速响应 – 方案持续优化 – 生产稳定保障”机制,大幅缩短转化周期。
效益突破:创新成果规模应用显成效
- 聚合物除垢剂A剂:转化后几个月内累计发货120吨,应用于12口油井,年增注水6.2万立方米,解堵成功率提升至92%;
- 除垢剂B剂:完成6口油井应用验证,2025年首批30吨产品即将发出,构建标准化推广模式;
- 新型微乳液产品:完成试生产并建立质量评价体系,为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核心竞争力:三大能力支撑持续发展
通过战略合作与流程优化,催化剂齐鲁分公司锻造了快速响应、资源整合和效益创造三大核心竞争力:
- 快速响应能力:平均转化周期大幅压缩;
- 资源整合能力:高效组织跨单位协作攻关核心瓶颈技术;
- 效益创造能力:以可靠产品质量和稳定供应保障助力油田稳产增产。
未来展望:深化体系升级 技术创新驱动
未来,中石化催化剂齐鲁分公司将继续深化全链条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升级技术转化平台功能,为中国石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劲的科技支撑。
催化剂齐鲁分公司的实践表明,构建全链条科研转化体系、深化跨界合作、优化流程机制是推动科研成果高效落地的关键。其经验为其他企业提供了有益借鉴,有助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