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元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密集落地: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

百亿元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密集落地: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

百亿元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密集落地: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

杭州市拟设立超百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的消息,再次将科技成果转化这一关键议题推向风口浪尖。在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核心驱动力的背景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正以“耐心资本”的角色,破解商业化路径不清晰、资金短缺等瓶颈,为颠覆性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铺设“高速通道”。

​政策加码:多地百亿元级基金密集布局​

  • ​规模跃升​​:2025年以来,苏州、厦门、南京等地纷纷设立或升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总规模从“亿元级”向“十亿元级”跨越。杭州拟打造的超百亿元基金,更是凸显地方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视;
  • ​阶段前移​​:基金聚焦“投早、投小、投科技”,如广西明确投向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助力技术验证和小规模生产;
  • ​领域聚焦​​:重点布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 ​模式创新​​:成都、天津探索“先投后股”模式,财政资金先以研发支持形式介入,后期按约定转为股权,既降低企业初期负担,又实现财政资金良性循环。

​运作升级: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深度融合​

  • ​差异化定位​​:相较于覆盖面广的产业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更专注“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例如,厦门火炬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聚焦诊断试剂和疫苗领域,推动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落地;
  • ​政策与市场协同​​:苏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基金由政府与投资集团联合设立,既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又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 ​全周期支持​​:基金不仅提供资金,还通过链接技术验证、小规模生产、市场推广等资源,构建“资金+服务”生态,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衔接。

​国家基金示范:撬动社会资本形成合力​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已发挥显著作用。例如,其出资设立的国投(广东)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投资了上海新迪数字、粤芯半导体等专精特新及高新技术企业,覆盖从底层技术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此外,政府基金的专业筛选能力获资本市场认可,上交所已将政府出资基金纳入科创板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名单,进一步拓宽退出渠道。

​挑战待解:深层次“三缺”问题凸显​

尽管基金规模扩大、模式创新,但科技成果转化仍面临三大挑战:

  • ​科研人员精力不足​​:基础研究压力大,成果转化投入时间有限;
  • ​专业服务能力短板​​:技术经理人队伍规模小、经验不足,难以高效匹配供需;
  • ​早期资本供给短缺​​:市场对“硬科技”早期项目风险容忍度低,融资难度大。

​未来路径:构建科技金融生态体系​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兰日旭建议,需从三方面发力:

  • ​拓宽资金来源​​:引入中长期资本,如保险资金、养老金等,为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提供“雪中送炭”式支持;
  • ​创新服务模式​​: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将无形资产转化为可交易资本,加速科技成果资本化;
  • ​健全上市培育体系​​:完善科创企业上市通道,支持并购重组,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资本市场”。

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的密集落地,标志着我国科技金融生态正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重构”。未来,随着政策持续优化、服务能力提升,更多颠覆性技术有望跨越“死亡之谷”,转化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动力。

原文链接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