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深化发展:破解协同难题,赋能经济转型升级​

​产教融合深化发展:破解协同难题,赋能经济转型升级​

产教融合深化发展:破解协同难题,赋能经济转型升级​

当前,深圳、上海、重庆等地正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推动教育优先、人才先行融入区域发展政策,形成可复制经验模式。产教融合作为经济转型升级与教育创新发展的关键路径,在政策支持与实践探索中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面临协同深度不足、人才短缺等挑战,需通过完善体系、强化人才培养与市场导向实现突破。

​政策引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家高度重视产教融合与校企科研合作,《关于公布2024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名单的通知》确定了133个典型案例,为全国提供示范。例如,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腾讯共建高等工程师学院,培养数字化人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长安汽车集团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服务地方制造业集群。

国务院办公厅《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强化高校专利转化激励,健全尽职免责机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依托大学科技园打造技术转移中心,建设高端成果交易会等品牌,为产教融合指明方向。

​实践探索:校企合作赋能产业升级​

典型案例显示,产教融合通过深度合作实现双向赋能:

  •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腾讯,针对数字化转型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 ​服务区域战略布局​​: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长安汽车共建产业学院,嵌入地方“416”科技创新战略与“33618”制造业集群建设。

这些实践表明,产教融合能有效弥合教育与产业间的鸿沟,推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

​现存挑战:协同深度与人才储备不足​

尽管成效显著,当前产教融合仍面临两大核心问题:

  • ​协同深度不足​​:校企合作多以短期项目为主,缺乏长期战略规划与深度信息互通,学校重学术价值、企业逐利导向导致目标分歧;
  • ​人才储备短缺​​:科技成果转化依赖复合型人才,现有培养体系难以满足需求,导致转化效率低下。

​破解路径:完善体系、强化人才与市场导向​

针对挑战,需从三方面发力:

  • ​完善产学研合作体系​​:建立定期深度交流机制,构建长期合作平台与利益分配机制,确保研究方向与产业需求高度契合;
  •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高校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引进优秀人才;企业通过实习实训基地、联合培养参与教育,完善激励机制稳定人才队伍;
  • ​强化市场导向作用​​:高校需调研市场需求,调整科研方向与转化策略,通过校企合作推动成果高效应用。

产教融合是教育、科技与产业协同发展的纽带。未来,需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市场导向,以产教融合赋能经济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原文链接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