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双轮驱动:从“冰冷的机器”到“懂你的情感伙伴”
近日,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并计划年底推出情感机器人“爱湫EMO1”。这款能感知用户情绪、实现多维交互的机器人,标志着四川人工智能科技成果正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从“冰冷的机器”进化为“懂你的人工智能伙伴”。
情感机器人亮相:人机交互迈入新维度
“爱湫EMO1”不仅具备聊天功能,还能通过表情、语音和肢体动作感知用户情绪变化,成为用户的“信任朋友”。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EO冯振宇表示,这款产品将实现更高维度的交互,适应更多生活场景。
此前,该公司研发的“天行者一号”人形机器人已实现多场景应用。企业与天府绛溪实验室联合启动脑机接口融合研究,目标攻克意念控制机器人技术,推动人机交互向“意念级”跃升。
创新策源力夯实:从实验室到产业的“四川路径”
四川通过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攻关重点产业链技术、实施“先手棋”计划等,持续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力。天府绛溪实验室研制出带“感”的人形机械手,感知能力超越人手,助力车间工人提升效率;外骨骼机器人走进峨眉山、牛背山等景区,帮助游客轻松登山。
“我们正与高校、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推动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突破。”冯振宇说,四川的科技创新环境为成果转化提供了坚实支撑。
成果转化加速:应用场景成技术迭代“试金石”
四川通过加快中试研发体系建设、打造应用示范场景等举措,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落地。中科源码服务机器人研究院副院长许祯发表示,新场景发布为企业指明方向,未来将聚焦康养、护理等领域,研发精细化养老服务机器人。
业内认为,应用场景是技术的“试金石”,能帮助企业发现问题、迭代技术。四川通过布局“从1到10”的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和“从10到100”的成果转化项目(即“两个100”),强化科技攻关与产业化一体部署。
“川字牌”科技成果涌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赋能”
四川正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双轮驱动,培育更多“科创企业”走向市场。从情感机器人到外骨骼机器人,从脑机接口到智能机械手,“川字牌”科技成果正加速走向产业化,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正如科技厅相关负责人所言:“我们希望通过‘两个100’,让更多‘四川造’产品走向市场,让科技创新真正赋能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