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赋能电子信息产业升级​

​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赋能电子信息产业升级​

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赋能电子信息产业升级​

在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园(天府园),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这里汇聚了专注国产科学仪器研发的四川中测仪器、刚完成孵化“毕业”的民承电子,以及工业AI“隐形冠军”数之联等企业,形成了一条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应用的完整生态链。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企业市场表现亮眼​

数之联作为园区的明星企业,其工业缺陷检测产品已在半导体、家具板材等领域实现高精度应用,检测精度达0.072微米,AI判图量超40亿次,准确率99%,为京东方、海信等上百家制造企业提供质检解决方案,服务企业超100家,在新型显示行业市场占有率超80%,产品更远销东南亚。

“我们从高校实验室出发,十年磨一剑,实现了工业AI质检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数之联董事长傅彦表示,企业将继续深耕智能制造领域,为“中国制造”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

​“校地企共建”模式 打造成果转化生态​

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采用“校地企共建”模式,由双流区与电子科大合作,联建园区并成立成都科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这一模式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技术优势、政府的政策资源保障和市场化运营的专业能力,构建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培育体系。

目前,园区聚集科技类企业超200家,累计产值超95亿元,其中超40%的企业为科技成果转化企业,18家直接来自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65家是产学研合作项目。园区经营场所满园率超95%,专家库汇聚800余个教授团队,企业库覆盖3000余家电子信息企业,通过技术经纪精准匹配资源,高效推动成果转化。

​七大服务体系赋能企业全周期成长​

园区构建了覆盖人才引育、产学研服务、中试服务、科技金融、政策扶持、产业活动、综合保障的七大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2025年二季度,园区将启动三期建设,目标在园企业达600家、就业2.5万人,未来5年全面建成,进一步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能力。

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正以“校地企共建”模式为核心,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高地,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原文链接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