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附二院产学研协同创新大会:20项成果发布 构建医疗科技成果转化闭环
2025年6月6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二院”)举办“聚势·破界·共生”产学研协同创新大会,发布20项重点待转化科技成果,涵盖医疗器械、药物、数字医疗三大领域,旨在构建“临床需求-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创新闭环,推动科技成果真正落地守护百姓健康。
聚焦临床需求 发布20项待转化成果
重医附二院作为研究型医院,科研团队围绕临床实践中的创新需求,筛选出20项高转化价值成果,包括13项医疗器械、4项药物和3项数字医疗项目。会上重点介绍了10项成果:
- 具身智能驱动的高精度内镜手术持镜机器人系统:融合机器人本体与手术数据集技术,解决医护协同通信难题,已试制初代样机,获市科技局2025年重大专项支持。
- 智能微纳光乳腺癌诊疗系统:实现无创精准诊疗,单次治疗创伤减少80%,术后住院周期从7天缩短至2天,二代样机研发中。
- 中医肿瘤智能诊断系统:突破传统四诊主观性,融合AI算法与中医整体观,核心算法与硬件通过模块测试。
- 多信号云端癫痫预警设备:便携、隐秘性强,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样机研发中。
- 手脑镜像康复治疗仪:集成训练、评估与动态追踪功能,获4项专利,样机进入小试阶段。
- 下肢静脉曲张医用胶闭合系统:减少用胶量,操作精度高,即将完成二代样机设计。
- 糖尿病肾病纳米多靶点新药:避免药代动力学局限,减少全身不良反应,具备成熟样品工艺。
- 血管紧张素-(1-7)多适应症开发:调节巨噬细胞代谢,用于脓毒血症、纤维化等疾病治疗。
- 放射防护管理系统:全流程闭环管理,支持信创与SaaS双模式,安全性与灵活性突出。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估系统:本地部署保障数据安全,已在院内应用并具备推广价值。
构建创新闭环 推动成果转化落地
重医附二院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成果转化生态。副院长黎泽洪表示,医院期待通过联合申报科研基金、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方式,将成果培育为医疗科技“独角兽”项目。此次发布不仅为科研人员与企业搭建合作桥梁,更提升临床对成果转化的信心与服务患者的能力。
产学研深度融合 加速医疗科技创新
大会现场,医院与企业、投资机构深入交流,探讨合作路径。未来,重医附二院将持续聚焦临床痛点,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为医疗健康产业注入新动能,助力百姓健康福祉提升。
此次大会标志着重医附二院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也为医疗行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了示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