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专题学习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多维度协同发力 破解转化瓶颈
6月9日,国务院围绕“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主题开展第十四次专题学习。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学习并强调,要通过多方面协同发力,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瓶颈,提高转化效能,促进创新发展。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作讲解,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刘国中作交流发言。
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
李强指出,科技成果转化连接创新链与产业链,是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对催生新产品、新产业、新动能,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需统筹各类创新资源,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畅通供需对接渠道,以更显著的转化成效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聚焦关键环节 破解转化堵点
科技成果转化涉及技术研发、工程验证、产业化商业化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不畅都会影响落地效果。李强强调需聚焦三大关键领域:
- 转化源头:优化科技研发及产业发展的评价体系和机制,注重科技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增强产业需求与科技供给的契合度。
- 转化对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项目,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凝练科技问题、开展科研攻关。
- 转化应用:用好首台套等政策,推动自主攻关技术和产品在规模化应用中迭代升级。
完善环境支撑 构建高效转化体系
李强强调,科技成果转化需要良好环境支撑,要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
- 完善激励机制: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改革,激发科研人员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
- 加大资金支持:拓宽思路,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
- 加强公共服务:规划引导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为科技成果供需双方提供全方位服务。
此次专题学习凸显了国家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度重视。通过优化评价体系、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完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我国将进一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