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的战略部署后,南宁市积极响应号召,将科技创新深度融入乡村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从生物科技引领的生态养殖到智慧农业驱动的设施种植,南宁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生物科技赋能生态养殖:打造绿色农业新标杆
在隆安县华侨管理区,南宁荣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以创新技术重塑传统养殖业:
- 核心技术突破:国内首创”植物酵素+活性肽”专利技术,利用木薯渣、水果皮等废弃物研发无抗生物发酵饲料
- 特色品种培育:推广种植高蛋白大叶蛋白菊,亩产值达6000元,为农户开辟增收新渠道
- 产业模式创新:采用”基地+农户”模式,计划3年内扩大种植规模至2-3万亩
- 科技投入成效:年均研发投入200万元,已获40多项国家专利,产品通过”圳品”认证后将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公司董事长黄赵才表示:”我们不仅提供技术,更通过订单农业保障农户收益,让科技创新真正惠及农民。”这种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模式,正在隆安县打造出现代农业新样板。
智慧农业引领产业升级:构建现代农业新体系
宾阳县思陇镇的岩植高效智慧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展现了智慧农业的无限可能:
- 技术创新应用:自主研发岩植栽培技术,结合AI系统精准调控生长环境
- 高效生产模式:水果黄瓜年亩产达2万公斤,实现工厂化周年生产
- 联农带农机制:创新”村集体建基建、企业管运营”合作模式,年分红24.8万元
- 就业带动效应:为周边提供20多个稳定岗位,村民月收入超3000元
镇长李一萍展望未来:”我们将以这个基地为起点,延伸发展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和电商销售,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这种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正在重塑当地农业产业格局。
科技兴农的南宁实践:创新引领乡村振兴
南宁市的探索体现了三个显著特点:
- 技术集成创新:将生物科技、智慧农业等前沿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全链条
- 模式机制创新:创新”企业+农户””村集体+企业”等利益联结机制
- 产业融合创新:推动农业与加工、物流、电商等产业深度融合
随着南宁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低空经济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一幅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展开。这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更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南宁经验。未来,随着更多科技成果在田间地头的转化应用,南宁的乡村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