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荆州市若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城街道办事处
开展了银发“家+”——隔代教育提质润滑剂项目成果转化暨隔代教育主题培训活动。
活动由长江大学银发“家+”项目志愿者团队、隔代教育家庭代表及三方相关负责人共同参与。
一、社区欢迎项目落地,推动“社工+志愿服务”融合
通会桥社区党委书记易宗新表示:
社区将以银发“家+”项目为载体,打造隔代教育社区标杆,
推进“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落地见效。
二、项目方:推广经验,推动成果转化
若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理事长陈龙指出:
-
将发挥专业社工机构的实践优势,
-
搭建“校地社”志愿服务合作平台,
-
总结推广项目经验与做法,让更多家庭受益。
三、三方签订合作协议,打造社区治理联合体
现场举行校地社志愿服务合作协议签署仪式,
三方(长江大学、若水社工、西城街道)就以下方向达成共识:
-
联合建立社区志愿服务体系
-
推动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
-
实现志愿服务专业化与成果转化
西城街道党工委委员尹莉为项目授牌,并强调:
要将“银发‘家+’”打造成基层治理创新的示范品牌,
注入“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机制新动力。
四、系统培训助力隔代教育理念传播
项目指导老师王丽围绕:
-
家庭结构变迁
-
隔代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
优化路径
-
志愿服务与项目未来发展
进行了系统讲解,提升与会人员对项目价值和方向的认识。
五、项目背景与创新机制
“银发‘家+’——隔代教育提质润滑剂项目”:
-
是荆州市委社会工作部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
是**“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项目**
-
源于长江大学“挑战杯”铜奖项目成果转化
项目目标:
以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提升隔代教育质量、改善老年人生活品质
推动“高校创意孵化—社工机构培育—社区实体转化”链条
构建“家校社协同”的家庭教育服务体系
探索“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机制
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基层治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