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施工“黄金期”到来,“中国星谷”产业园正式启动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声轰鸣,一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即将崛起。不远处的**“智能机器人岛”内,“智能灵巧手”正在模拟高精度手势操作,机械关节的每一次转动都彰显着“冰城智造”的硬实力**……这一幕幕生机勃发的场景,是哈尔滨新区以**“谋、选、招、落、服”五链协同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生动缩影。
作为国家级新区,哈尔滨新区承担着培育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的使命,以“五链”协同为引擎,2024年以来,已就地转化科技成果477项,成为全省科创突围排头兵。
谋选并举
战略导航与精准育苗双向赋能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场‘定向越野’,既要看清终点,也要选对路线。”哈尔滨新区科技局局长王迪站在“中国星谷”规划沙盘前,指着墙壁上挂着的卫星产业链图谱介绍。
近年来,新区科技局紧扣国家战略与区域优势,以**“中国星谷”“智能机器人岛”“先进装备智造产业园”为载体,锁定商业航天、机器人、新材料等未来赛道**,谋划出清晰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路线图。
精准定位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方向后,产业集群崛起势如破竹。在“中国星谷”,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手握100多颗卫星订单,正在抓紧研发、生产。
“我们还将继续推动数字化建设,实现卫星可批产化架构技术、脉动式柔性化卫星生产线技术、全流程数字化智造技术的应用。”——王群,工大卫星总经理助理。
在“智能机器人岛”,智能巡检机器人、激光除草机器人等创新成果密集涌现,11家机器人企业已形成“热带雨林式”生态。
《“智能机器人岛”产业园重点产业技术清单》成为“选苗”利器,哈尔滨灵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因突破田间杂草识别与智能激光除草核心技术被重点引入,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保护黑土地。
招商创新
科技“红娘”与创新资源深度耦合
科技经理人就是“技术红娘”。2024年,新区科技局牵头组建**“科技部门+招商国企+创投机构”复合型招商团队**,成立全省首家“科技经理人工作室”,实行“24小时响应+分片包保”机制,下沉一线**“一人一策”精准服务科研团队**。
截至目前,已对接科研团队20余个、科技成果60余项,推动42个高精尖项目落户新区。
冰雪欢腾体育装备科技(哈尔滨)有限公司项目为典型案例,从对接到生产用地协调仅用2个月,打破国外品牌垄断、签约成为亚冬会供应商。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招商团队不仅保障落地,还匹配区域资源、搭建体验销售平台,计划建设全国首家高端滑雪装备定制体验中心。
落地生根
全周期服务与生态培育双轮驱动
哈尔滨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从提出诉求到入驻装修仅用1天,依靠的是**“并联”审批机制与新区速度**。
全周期服务链条不断延伸,推动科技成果“从落地到开花结果”。
为破解融资难题,新区科技局率先推出**“创新积分制+区域配套贴息”组合拳**,为8家企业授信1600万元,单户贴息最高20万元。
“政策免申即享”机制全面落地,银行放贷,政府贴息。
“服务”二字被重新定义——科技局主动下沉企业,开展**“一线解题行动”。政策不再等待申报,而是“政策追企业”**。
夜幕降临,17栋封顶的哈尔滨新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楼宇间,焊花如星雨洒落。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已初现雏形。
“开园即满园”验证了“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硬道理。
王迪语气坚定地表示:从实验室的微光到产业化的星河,哈尔滨新区科技局用“五链融合”的实践,正努力将“科技种子”培育成“产业森林”,为老工业基地突围交出了一份科技成果转化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