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科技创新始终是破局制胜的关键密钥。
今年一季度,天津经济交出亮眼“成绩单”:生产总值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全面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强劲的增长背后,科技成果转化正成为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
破除堵点:创新机制推动科技“落地生根”
从“能转”到“愿转、敢转”,天津正在破除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的梗阻。
在天开园举办的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签约活动中,5家高校院所与企业就7个项目达成合作,标志着我市成果转化模式进入深化实施阶段。
同时,为加快科技资源落地转化,天津积极对接中关村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集成电路设计、高性能芯片测试等6个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有效破解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难题。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天开园企业昊宇睿联科技有限公司一项发明专利仅用70天完成授权,远低于正常审查时长,体现出天津对高价值专利的快速响应能力。
专业服务:科技项目“从1到N”的加速器
科技成果转化不仅是“从1到2”的跨越,更是迈向“产业化”的关键跳板。
在天开园,天润瀚阳科技攻克低温焊接材料“卡脖子”难题,产品已应用于多个关键项目。
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成长离不开天开园的全链条专业服务,从政策扶持到技术指导,全程有支持、有温度。”
此外,飞安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天开园,成为天开广场注册第1000家企业,采用‘京津研发、区域转化’新模式,加速航空仿真技术产业化落地。
360创始人周鸿祎、院士专家纷纷做客“天开大讲堂”,推动创新理念传播和科技成果精准对接,为产业发展注入持续活力。
优化生态: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新土壤”
科技创新生态建设离不开政策保障、空间布局与科研氛围的综合塑造。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与杭州师范大学合作在《自然》杂志发表科研成果,研究人员表示:“天津宽松开放的科研环境,是取得突破的关键保障。”
天开园“朋友圈”持续扩大,和平园、静海园等加入“一核两翼多点”布局,推动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大健康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加速集聚。
政策方面,天津频频发力:
-
出台《天津市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升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能力;
-
印发《关于支持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设定17条专项举措,涵盖企业梯度培育、科技任务承接、成果转化环境优化等;
-
征求《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意见,布局未来发展战略。
持续发力:用科技创新夯实发展“筋骨”
天津正通过一项项具体举措,从科研端到市场端,全流程推动科技成果的价值转化。
从先试后买的制度创新,到生态平台与产业资源精准嫁接,天津用实际行动绘就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样板图景。
凭借科技创新这把“金钥匙”,天津正全力打开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