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波调研全国高校技术转化中心与省产研院,强调加快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成果转化落地

近日,市委书记周红波结合牵头推进的年度重点改革事项,赴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分中心)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专题调研,深入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

周红波调研全国高校技术转化中心与省产研院,强调加快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成果转化落地


01|高标准打造“一站式”成果转化平台

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是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的首个国家级高校技术转移平台。其中,南京分中心依托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与全国数十所高校深度对接,已初步形成完善的转化服务体系。

周红波指出:

  • 紧扣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健全成果供需匹配、金融支持、设备共享等机制;

  • 打造**“一站式”成果转化平台**,提升成果集聚度与转化率;

  • 着力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不能转、不好转、不会转、不愿转、不敢转”等突出问题。


02|聚焦“科学—技术”关键环节,激发制度创新活力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调研座谈中,周红波听取院长刘庆等同志关于体制机制创新成效的汇报,重点围绕:

  • 如何从“改革试验田”转向可复制可推广的系统经验;

  • 如何将产业科技创新由“战略合作型”升级为“紧密协作型”。

周红波强调: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打头阵’重要指示的战略任务。”

南京作为科教大市、省会城市,有条件、有责任在体制机制改革中先行破题、示范引领


03|推进“4266”产业体系创新集群建设

围绕南京提出的“4266产业体系”,周红波提出:

  • 加快构建协同创新生态体系,打造产业科技合作、服务、资源融合平台;

  • 加快构建从“创新策源”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体系

  • 推动“科技+产业+资本+人才”多要素融合创新,为企业成果产业化营造良好生态。

他指出:

要围绕“全链服务体系”,开放更多应用场景,强化要素支撑,提升服务效能,让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走进产业园。


下一步工作方向

  • 对标省产研院经验,探索适配南京产业特色的体制机制改革路径;

  • 加快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高价值专利转化落地;

  • 完善高校科技人员激励与赋权机制,推动“人、技、产”同频共振。

南京将以更大力度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全国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高地提供“南京方案”。

原文链接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