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回应质疑,用实力赢得尊重——东超科技的回击与启示

以技术回应质疑,用实力赢得尊重——东超科技的回击与启示

以技术回应质疑,用实力赢得尊重——东超科技的回击与启示

近日,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遭遇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网络舆论攻击。一些网络账号借助断章取义、拼凑过往信息的方式,对其核心专利技术发起“无效”质疑,试图以“技术无效论”制造误导,引发舆论关注。

面对质疑,东超科技没有陷入“口水战”,而是选择以事实说话、以技术回应,展现出中国科技企业应有的韧性与担当。


亮出数据,用技术实力正面回应

截至2025年4月,东超科技累计申请知识产权838项,其中:

  • 发明专利527项

  • 商标203项

  • 软件著作权108项

更关键的是,其核心技术已在美、欧、日、韩等国家和地区获得专利授权,并斩获2024年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国际权威认可不容否认。


技术为本,构建知识产权护城河

事件发生后,企业在国家、省、市三级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联合协调下,迅速组建知识产权专班,系统排查潜在风险,优化布局,形成坚固的知识产权壁垒和技术护城河

东超科技以持续突破化解误解:

  • 2022年,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 2023年,荣获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安徽省专利金奖

  • 2024年起,连续在国际发明展中获奖

企业以荣誉簿证明:技术突破从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持续深耕的自然结果。


不打口水仗,专注长期价值创造

面对此次舆论风波,东超科技没有沉溺争辩,而是选择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 负折射率材料无介质全息技术等前沿领域取得新突破

  • 进一步巩固自身在行业中的技术领先地位

这种**“用技术做回应,以成果作支撑”的姿态**,在当下复杂的舆论环境中极具启示意义。


行业警觉:高成长型科技企业频遭“舆论狙击”

此次事件也引发科技界和产业界的深度思考。
业内人士指出,针对具有核心技术能力的高成长企业,当前已形成“舆论狙击链条”:

  • 编造技术漏洞

  • 操控评论节奏

  • 制造关注流量变现

这类恶意操作不仅破坏创新环境,更可能对国家科技战略造成干扰。


各方呼吁:创新需要鼓励,企业需要保护

专家呼吁:

  •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和追溯

  • 平台方应建立更严格的内容审核和澄清机制

  • 公众要提升信息辨识力,警惕“技术无效论”误导性话术

中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关键阶段,拥有原创技术、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更应成为制度保护和社会鼓励的对象。


写在最后:技术,是最强的回应

东超科技以不争论的方式回击争议,以创新成果回应质疑,坚守“技术为企业立身之本”。在喧嚣中保持冷静,在风波中专注科研,这份坚韧与理性,正是中国科技企业前行路上的信心底气。

**真正的技术不会被谣言掩盖,真正的创新终将赢得尊重。**在迈向科技强国的征途中,需要更多像东超科技这样的企业,用硬核实力守护中国科技的朗朗晴空。

原文链接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