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开发区:打造“懂产业”的技术经理人体系 打通专利转化“最后一公里”

南通开发区:打造“懂产业”的技术经理人体系 打通专利转化“最后一公里”

南通开发区:打造“懂产业”的技术经理人体系 打通专利转化“最后一公里”

近日,中国专利保护协会公布《2024年度专利密集型产品名单》,南通开发区14家企业17件产品成功入选,数量全市第一。这份成绩背后,是南通开发区对高价值专利转化应用的长期探索与机制创新


破解“有专利却转不出”的难题:关键在人

不缺专利平台,缺的是既懂专利又懂产业的人。”南通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司军指出,推动专利转化的核心难题,不在于平台建设,而在于专业技术经理人团队的缺位

“中小微企业常常面临‘不敢转、不会转、不愿转’,创新技术‘从有到用’卡在中间。”司军说。


本地化技术经理人专班:全链条服务企业转化痛点

2023年,南通开发区以建设江苏省(5G通信)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为契机,探索出一条特色路径:组建“产业技术经理人专班+后备团队”双轨机制,建设本地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 专班成员11人+后备团队57人,共计68人,均为**“双证”人员**(专利代理师+技术经理人)

  • 聚焦本地“3+1”主导产业(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药健康、新能源)

  • 全过程服务能力:技术识别、价值评估、产业对接、法律保障

“我们不只是专业技术顾问,更是熟悉企业运行的转化管家。”——能达知识产权公司负责人潘强表示。


从高校到企业,全类型企业成果转化受益

南通柔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施淋枫表示,得益于能达公司牵线,公司去年成功受让4项专利技术成果,突破技术瓶颈。其开发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涂布设备已进入多所高校实验室,正在中试阶段,未来可期。

在中天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案例中,专班技术经理人对接高校发明专利2项,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为技术应用“补上短板”,推进关键技术升级。


提升服务能级:构建全方位知识产权支撑体系

为了将专利转化工作做实、做细、做长远,南通开发区持续提升服务能力:

  • 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专项提升计划

  • 全区2024年新增2家省级知识产权服务网点,居全市首位

  • 全年开展11场公益培训,覆盖超1000人次

  • 2023年专利质押融资贷款额达9.6亿元,同比增长30%,80%项目为中小企业获得


政法协同发力,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闭环”

面对专利转化中的保护难题,南通开发区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 全市首个知识产权检察综合保护工作站设立

  • 设立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

  • 司法、行政“双保护”机制落地

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印露表示,2023年起实施**“营商环境最高地3.0版”行动方案**,强化高价值专利转化应用,全面支撑**“一体两翼”发展新格局**,助力打造全省一流创新集聚区和长三角北翼的重要科技策源地。

原文链接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