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上职业装,站在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的主席台上,面向全球资本代表与技术同行作10分钟项目路演。为了抵达这一步,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马雪梅已经走了15年。
“科研人员迈出成果转化的第一步很难,但迈出了这一步,就会发现天地很广阔。”马雪梅说。
1 从学术发现到技术专利
在北工大举行的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现场,马雪梅的技术成果展台上摆出了即将上市的样品——氢国氢城面膜。
“这款富含氢气的面膜产品在紧致皮肤、唤醒细胞活力等指标上全面领先国际一线大牌,而我们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团队成员
-
2009年起,马雪梅与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合作,发现氢气敷料能显著改善伤口愈合、减少疤痕。
-
在此基础上,团队构建了氢气作用机制的全新理论假设,深入研究氢气激活细胞机制。
-
2019年意外骨折,术后她自己使用氢气辅助康复,意外发现氢气可激活毛囊干细胞,进一步验证其在抗衰老和医美领域的潜力。
“我是国内第一个用氢气做骨折术后康复的人,也成了自己学生的研究对象。”
-
2023年,马雪梅创办公司,任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
-
2024年 推出“氢水”,2025年 推出“氢气面膜”;
-
目前已申请数十项技术专利,构建技术“护城河”,未来将推出更多系列产品。
2 从科研样品到公司产品
样品是成果,产品是商品。两者之间隔着一整条科技成果转化链条。
-
北京工业大学是全国首批高校科研人员赋权改革试点单位,出台了完整文件系统;
-
2024年,北工大与北京朝阳区政府合作成立北工大“山河湾谷”创新区,是北京首个区校合作的环高校创新区;
-
马雪梅团队为首批入驻团队之一。
园区服务亮点包括:
-
两个月完成装修,解决初创公司空间问题;
-
手把手指导**“国家高新”等资质申报**;
-
对接市场、客户、资本资源;
-
提供全流程成果转化配套支持。
“几乎就是照着赋权改革文件规划的路径,一步步走下来。”——马雪梅
“当你看到真实用户的反馈,会为已有研究找到更精准的方向。走出象牙塔,天地更广阔。”
3 从“书架”到“货架”
-
南开大学推出机械蛇(适用于狭小空间);
-
北京工业大学推出超大城市人工智能污水处理系统;
-
北京理工大学推出多模态重载机器人;
-
高校技术成果不断向社会展示改善生活的全新可能。
如何让更多高校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据北工大“山河湾谷”创新区建设办主任刘秀成介绍,需从多个维度打通转化路径:
-
建立顶层架构与赋权体系;
-
搭建成果孵化平台;
-
探索有效转化模式;
-
积累成功案例;
-
培育专业人才。
目前,“山河湾谷”已:
-
入驻高校创新团队43个;
-
配备4名专职技术经理人,每人服务10家左右项目;
-
为转化提供全流程支撑,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进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