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取名P4?P4源于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代表了精准医疗的四个理念:个体化、可预期、可预防、多方共同参与。”3月23日,在北京亦庄一座崭新的科研楼里,英国P4精准医疗加速器北京落地公司负责人王晓光向记者介绍了公司的落地情况。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上,P4北京中心正式揭牌并开展市场化运营。从2023年与北科建亦庄科创园签署合作协议,短短两年时间,它从250多个国际精准医疗项目中筛选出25个进入“P4加速营”阶段。“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具有全球影响力,因此每年的大会都让世界同行期待。”王晓光说。
大会概况
据介绍,作为中关村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自2020年设立以来,旨在打造代表国家、面向全球,集高端前沿科技成果发布推介、供需对接、交流洽谈和宣传展示于一体的交流合作平台,持续构建技术交易生态圈,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高地。2025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将于3月27日至31日举办。
大会亮点
主题与主办承办情况
大会主题为“技术交易赋能新质生产力”,由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主办,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6家单位承办;得到世界技术转移经理人联盟(ATTP)等知名国际组织支持。
活动安排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科技成果转化处处长闫颖介绍,本届大会将按照“1 + 10 + X”模式,举办20余场供需对接活动。
- “1”场开幕式:2025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开幕式暨全球技术交易生态伙伴大会,将于27日下午在中关村展示中心举办,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等国内外高层次科学家,以及来自国际组织、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科技企业等重量级嘉宾,共同探讨全球技术转移新格局下的机遇与挑战,勾勒技术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融通图景。
- “10”大品牌活动:包括国际技术交易对接会3场活动(国际科技合作专题研讨会、中英医疗科技专场、亚太创新技术产业对接合作专场),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50人论坛,全球技术经理人协作网络年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对接会,京津冀技术交易成果对接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北京对接会,国家重大科研成果示范应用对接会,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场对接会,重点领域成果发布与供需对接会4场(医疗器械产业专场、低空技术产业专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专场、新一代信息技术专场)。
- “X”系列活动:包括区长会客厅、技术交易开放日、技术交易进园区等系列活动。除展示中心主会场,大会还在高校院所、科技园区等设置分会场,让技术交易走出会场走进“市场”,释放创新活力。
多国专家学者参与及成果发布
闫颖介绍,今年大会将吸引300多位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的高水平专家学者、领军人物等现场分享展示;40余位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50人论坛协作机制专家、100余位全球技术经理人将通过大会发出全球声音;得到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等多个部委的持续支持,将重磅推出一批高质量新成果;聚焦高精尖产业、前沿科技领域,汇聚全球1700余项优质项目,进一步促进落地转化;高校专场活动和技术经理人专场活动实现“全球化”升级,进一步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兼新闻中心主任钟嶷盛介绍,今年大会将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以及来自德国、意大利、新加坡、韩国等全球高校领导和成果转化专家参会,共同探讨技术转移发展新模式。发起“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倡议”,汇编《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集》《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集》。此外,大会邀请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中西部、东三省等区域的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参会参展,推动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合作,现场进行北京高校推动区域技术转移转化合作发布,实现高校服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的共同奔赴。今年大会将发布《“科创中国”技术经理人系列教材》,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化技术经理人提供依据,助力全国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优化升级。大会还将以北工大山河湾谷创新区为典型案例,展示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校地企协同发展的实践,包括基础创新策源能力、融合发展战略与成果转化模式、校地企协同模式、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举措等。
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副主任牛海然介绍,今年的“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50人论坛”将新增成员,推选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安徽、河北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投机构等单位共20位专家成为论坛新成员。本次论坛活动延续“主旨演讲 + 圆桌对话”的活动形式,圆桌论坛专家重点围绕“有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高校院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金融赋能与激发市场活力”三大重点话题,谋划创新发展“路线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促交易实招
闫颖介绍,今年大会相比往年更加注重技术交易,将有3场主题活动助力国外项目“落地”、国内企业“出海”;市区有关部门、科技园区将通过十余场活动全面推介营商政策,展现区域创新环境;有强烈落地意向的70多个项目代表,将在“区长会客厅”与十余位区长现场洽谈;央国企、链主企业等大企业充分发挥创新牵引作用,将发布大场景、大需求,面向全球中小微企业开展“揭榜挂帅”;百余家国内外创投机构助力好项目找到“好东家”;“技术交易开放日”将有100余位国内外嘉宾走进中关村园区及高精尖企业,近距离感受北京科技创新实力。
北京中关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功尧介绍,大会将围绕医疗器械、低空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4个产业领域,举办4场重点领域成果发布与供需对接会。其中,医疗器械产业专场邀请来自大兴区、房山区政府和产业界代表,围绕首都北京医疗器械成果转化政策、医疗科技创新成果等进行政策发布、主题演讲、项目路演以及合作签约。
在供需对接创新方面,“区长会客厅”于去年首次亮相,面向海淀、朝阳、亦庄等7个区,重点推介对接30余个国内外重点项目。今年的“区长会客厅”已确认海淀、朝阳、西城等15个区参加,将与有强落地需求的70多个重点项目面对面洽谈,打造项目推介新场景,务实推动项目在京落地。
今年还首次设立“技术交易进园区”系列活动,作为2025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会前“预热”。活动聚焦北京“三城一区”及“一区十六园”的特色园区及重点产业,组织技术供需对接活动,助推项目转化落地。进园区系列走进中关村创新社区·数字产业中心、中关村医疗器械园、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等9个特色科技园区,截至3月23日,已成功举办8场园区供需对接活动。
助力京津冀技术要素市场发展
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邓丽介绍,京津冀技术交易成果对接会将于3月28日在2025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期间举办。京津冀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以及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等将在活动中聚焦三地重点产业领域发布技术需求,展示技术成果。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新手段,加速技术交易供需精准匹配。活动特设“耐心资本”环节,产业基金、创投机构将分享资本要素如何助力技术要素市场发展,推动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现产业化实践案例。
另外,活动将邀请嘉宾围绕“京津冀协同创新和技术市场建设”进行主旨演讲。在技术转移实践分享环节,相关专家将以长三角、京津冀地区为例介绍技术交易在区域协同创新中的生动实践。圆桌对话环节,专家将围绕京津冀技术要素市场协同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开讨论,探索技术要素市场在京津冀地区如何实现协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