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技术经理人为创新转化注入更大动能

培育技术经理人为创新转化注入更大动能

近日,在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技术经理人助力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苏州)有限责任公司首个技术许可项目在上海技术交易所完成交易鉴证。数据显示,2024年苏州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080亿元。在苏州,一个个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落地背后,还有一支活跃在科创一线的技术经理人队伍,截至目前,苏州已累计培养技术经理人4440人。

所谓技术经理人,就是指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专业人士,既要懂技术,又要懂产业。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加速走向生产线,对于苏州而言,加快实现“苏州制造”向“苏州智造”蝶变,需要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从实际情况看,科技成果转化往往会遇到“最后一公里”难题,创新成果往往困在“科研价值—商业价值—市场价值”的转化断层中,而这恰恰凸显技术经理人作为“技术摆渡人”的意义和价值。

据统计,经技术经理人介入的转化项目,产业化周期平均缩短6至8个月,成功率提升40%以上。技术经理人用专业化服务打通创新成果科研价值、商业价值、市场价值的转换通道,把创新优势切实精准地转化为产业优势。苏州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不能止步于创新要素的简单集聚,而需构建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咬合的传动系统,技术经理人正是驱动双链协同的核心齿轮,他们通过需求挖掘反向牵引科研攻关,借助技术集成再造产业生态。

可以肯定,苏州加快向“智造之城”迈进需要不断壮大与之相匹配的技术经理人队伍。苏州正以创新举措破解人才供给的结构性矛盾:比如,在培养端,依托国家技术转移苏南中心等大力支持技术经理人培养,并通过项目实训提升高级技术经理人的培养,同时围绕“1030”重点产业方向,开展专业领域的中级技术经理人培养;再如,在激励端,出台了补助实施细则,拿出真金白银对技术经理人给予政策支持。相信,未来还有更多的创新机制被解锁,目的就是要引育进更多的技术经理人,让他们为创新转化注入更大动能。

 

原文链接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