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标准发布,科技创新迈向新高度
2025年伊始,滨海新区令人瞩目的科技创新领域的重大突破——由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孵化实验室的天开燧世(天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编制的《可穿戴式脑机接口专用电脑采集分析系统技术》该标准的落地填补了国内脑机接口领域的标准空白,为未来产业应用规范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带动了滨海新区在科技前沿领域的创新策源能力不断提升。
近来,滨海新区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任务,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协同发展,使创新驱动真正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支撑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滨海新区科创版图不断拓展,创新成果丰硕: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93%,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加大;
- 形成**“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自主创新体系:
- 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 4个海河实验室
- 3个国家创新中心
- 高新技术企业超52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860家;
- 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04.6亿元,大幅提升科技成果市场转化效率;
- 获得17项全国技术市场金桥奖,85项高水平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级、市级科技奖。
一连串亮眼的数据带来了滨海新区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持续突破,为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巴基斯坦京津冀和谐创新格局,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
2024年,滨海新区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在协同创新联动方面实现重要突破:
- 主动发起融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脑机技术交互实验室”等4个创新平台**;
- 与北京怀柔科学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科研基础设施共享;
- 与工信部火炬中心达成合作,打造“火炬”科创品牌,提升区域创新影响力;
- 推动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落地新区,推动国家级科研任务实施。
滨海新区还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推动滨城科创区“一核”“一区”布局:
- “一核”——滨海-中关村科技园
- 复制推广北京先行先试改革政策;
- 落地中国技术交易所天津先进技术交易服务中心、北京理工大学新能源与高性能制造实验室等项目。
- “一区”——高新区华苑科技园
- 纳入天开高教科创园“多点”建设,实现区域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
- 成功引入316家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包括赛迪半导体等行业龙头企业。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凸显,助推产业化发展
滨海新区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2024年,全区企业研发(研发)资金投入达到95.1%,催生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联合飞腾、麒麟等单位,组建全国“中央企业先进计算创新联合体”,推进国产计算产业自主可控;
- 5个市级创新联合体获批市级重大专项,带动重点产业创新升级;
- 12家国家级科技型企业孵化器获评优秀,科技企业培育能力显着提升。
在未来产业布局方面,滨海新区在市率先提出“八大解读全+N个细分领域”的发展格局,打造未来产业聚集区:
- 形成小循环产业集群等9个未来产业集聚区;
- 发布十大未来产业标杆应用,涵盖新一代智能绿色集装箱码头等前沿技术领域;
- 目前引进重点项目80余个,总投资额超100亿元。
强化创新策略源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2024年,滨海新区围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推进高水平创新载体建设,持续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 建成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撑关键技术攻关;
- 海河实验室突破“高性能非入侵脑式机接口编解码关键技术”;
- 南港绿色石化科创中心揭牌,助力绿色化工产业发展;
- 成功全球发票可“片上脑机接口”智能交互系统;
- 突破海上高温烟气余热发电技术,助推新能源产业升级;
- 国产麒麟桌面操作系统实现与AI融合,国产操作系统创新进入新阶段;
- 全国首次实现了精准合成己糖,推动绿色化学产业变革。
此外,滨海新区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持续:
- 滨城“大火箭”搭载“嫦娥”探月
- 天河新一代超计算系统全球计算效能排行榜第一
- 联想创新产业园100万台PC产品下线
深化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滨海新区不断优化创新生态,构建“政府+市场+科技金融”的创新体系:
- 成立技术转移机构11家,设立13个产业园区或集聚区,健全科技成果孵化体系;
- 突破“500+技术经理人”,推动京津冀科技成果加速落地转化;
- 大力推进“先用后付费”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速,完成全国首单落地;
- 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4家,创新“浦汇津分贷”等金融产品,为350余家企业提供23亿元融资授信。
在政策创新方面,滨海新区推出了一系列突破性改革举措:
- 全国首个市场化“数字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
- 国内首创细胞治疗技术白化方案;
- 全国首次落地“六单一顶格”职称评审授权。
2025展望:科技创新引领,构建世界级产业创新高地
2025年,滨海新区将继续深化科技创新战略,聚焦以下方向:
- 推动京津冀创新联动,制定**《2025年京滨创新联动方案》**,推动重点科技项目落地;
- 构建6家以上高水平创新平台,争创**“国家脑机接口技术创新中心”**;
- 完善市场体系技术,推动技术合同额突破800亿元;
- 打造全球领先的超智算融合平台,支持天津超算中心突破千亿亿次计算技术;
- 推进生物获医药产业链布局,力争批临床试验超10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超30项。
滨海新区正加速构建**“科技+产业+资本”**三大一体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世界级产业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