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突破年” 激发创新发展新动能
本报19日讯(记者彭溢) 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两会明确提出,今年黑龙江将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突破年”,这是全省“三个突破年”之一。19日召开的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透露,黑龙江将围绕构建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集聚产业化资源、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等方面实现突破,全省计划转化重大科技成果650项以上,布局重大攻关项目200项以上,突破重点产业关键技术50项以上,新增研发企业100家以上,推动龙江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
构建创新体制机制 打通成果转化关键环节
黑龙江省将强化省委科技办协调推进机制,优化科技创新资源统筹配置,推动“科技强国”相关政策落实。发挥省科技咨询委的智力资源优势,高质量编制“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构建“1+N”政策体系,推动高校院所成果落地转化,探索职务科技成果单列、收益分配和“先使用后付费”等创新机制。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优化省级人才计划,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支持创新人才围绕产业需求开展攻关和成果转化。
攻克关键技术 强化科技创新供给
黑龙江省将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推动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改革,提高企业需求导向的项目比例。围绕重点产业关键技术,实施1000项以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力争突破200项基础零部件、核心器件等关键共性技术。依托新质生产力领域,推动人工智能、页岩油开采、卫星制造等重点方向攻关,争取更多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优化创新平台布局,争取国家实验室基地建设,深化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全年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20家。
集聚资源要素 全链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
黑龙江省将出台支持哈工大先研院的政策措施,试点“先投后股”新模式,搭建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渠道,常态化推进科技成果对接,确保每个县至少转化1项科技成果。全省将备案省级概念验证中心、中试熟化平台20家以上,推动大中小企业产学研融合。优化孵化器管理,推动实质性运营的孵化器达到100家以上,培育并备案省级技术经理人100人以上。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强化科技成果承接
黑龙江省将实施“科技赋能临规企业”行动,建立重点科技型企业库,试点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临规企业专项”,推动30家企业成长为规上企业。深化“科技总师”行动,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选派200名科技人才进入企业任职,实现全省67个县科技总师全覆盖。设立省自然科学基金校(院)企对接专项,促进产学研合作。依托哈洽会、高交会等展会,加强科技招商,全年引进科技型企业、人才团队、研发中心70个以上。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促进科技成果落地
黑龙江省将加快建设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打造孵化加速区和产业承载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建立科技企业融资对接机制,支持天使投资、创新积分制担保等措施,新增200家以上获得融资担保的科技企业。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推动先进技术与人才流动,优化科研诚信监管,提升科技计划评估机制。全省将举办科技活动周、成果转化月、科普讲解大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落地,助力龙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