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科技大市场开启成果转化新模式

金台资讯
2024-12-27 20:24

东北科技大市场通过线上AI智能匹配服务与线下技术经理人团队专业服务的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对接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进程,开启了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近日,又有两项技术发明专利顺利在企业中落地应用,这也是东北科技大市场线上AI智能匹配服务与线下技术经理人专业服务协同发力的有力见证,为技术与企业需求之间搭建坚实桥梁,助力实验室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

1、AI智能匹配,有效盘活存量专利成果

东北科技大市场积极与省内7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已梳理高校存量专利成果2473项,并在线上平台公开发布,分行业领域打造开放性、不落幕的展示推广平台。

“AI智能匹配服务突破了时间、空间及成果转化数量限制,让成果得以有效展示,这也是盘活存量专利的有效方式之一。”东北科技大市场总经理王丽表示,从线下一对一对接,到线上一对多推广,从区域某一地到全国网络覆盖,AI匹配技术将提高科技成果的曝光和转化效率。

2、线上线下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2023年,任职于沈阳工程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孙羽苗在东北科技大市场的线上发布系统了解到辽宁一家企业有技术工艺方面的需求。作为东北科技大市场培育的高级技术经理人,孙羽苗敏锐地捕捉到企业技术需求能与沈阳工程学院专家团队进行撮合匹配,随后她深入企业挖掘技术需求,并联合学院专家开展攻关,经过长达半年的攻关及实验,成功将“一种方向可调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和“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两项专利应用在企业产品中,帮助企业实现了降本增效。

为了缓解企业技术改造期间的资金压力,孙羽苗运用技术经理人专业课程知识,为企业提出技术入股方式,即将技术专利入股辽宁省国建质检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并占股3%,一方面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一方面也打开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大门。随后,企业与沈阳工程学院共建了“(煤电)碳核查检验检测协同实验室”并被授予“沈北新区产学研合作基地”。仅2024年,企业即获得了包括生态环境领域土壤及水系沉积物、水和废水、环境空气和废气、固体废物4类564项,以及化工产品110项等合计2515项CMA认证,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3、专业团队服务,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数据显示,全省技能人才总量已达到567.3万人,其中技术转移人才约3000人,为全省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提供技术咨询、技术评估、技术培训、技术产权交易、技术招标代理、技术投融资等服务支撑。
东北科技大市场于2020年获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辽宁)人才培养基地,构建一套系统全面且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涵盖技术转移基础理论、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市场需求分析与商业策划以及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等多个核心模块,并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行业资深从业者担任授课讲师,采用线上线下课堂讲授、案例研讨、模拟演练等多元化教学方式,确保学员全方位、深层次地掌握技术转移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

2022年,东北科技大市场组建了辽宁省技术经理人协会,以“协会+培养基地+东北科技大市场+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技术转移机构联盟”的五位一体立体模式促进技术经理人交易、协同转化。

截至目前,大市场已累计培养技术经理人达1930人,其中初级1023人,中级756人,高级151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落地3595项,签订技术合同1.6万余件,科技服务交易额达180余亿元;汇聚高校院所专家12000余人、优质成果53150项、科技需求5426项,将不断解决成果有效供应不足、转化应用率低、供需脱节等问题,实现线上服务和线下转化的有效贯通、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原文连接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