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力丨於阳:化身“技术经理人” 探索成果转化新路径

上海求学,西北深造,最终选择南京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於阳的人生轨迹似乎总在寻找着最佳的契合点。当他携家带口来到新区,加入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后,他找到了那个让他心动的“归宿”。

“21年初,我其实已经在南京稳定下来,但研究院的崭新平台与这里的宜人环境,吸引了我。”於阳回忆道,正是这些因素让他下定决心在这里扎根,开启新的科研征程。如今,他不仅把家安在湖州,更将自己的心血倾注在了这片热土上。

加盟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后,於阳成为太赫兹技术及无线通信研究中心的信能一体化集成系统创新团队的一员,从事通信网、物联网以及能源网的前沿技术研究工作,他和团队成员不仅承担了众多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还屡获发明奖项。

然而,於阳并不满足于单纯的科研创新。“做科研,不能仅停留在实验室里,我们要让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面向企业需求,服务于社会发展。”正是秉持这样的理念,他开始了自己的“双肩挑”之旅。

今年初,他担任研究院对外合作部的部长一职,负责资源拓展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在他的积极推动下,研究院与南太湖新区管委会共同谋划了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科技人才产业生态圈,为研究院的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了全新的机制与通道。有了这个新抓手,於阳化身“技术经理人”,奔走在企业与实验室之间,倾听双方需求,寻找合作契机,推动科研成果向市场、向实际应用的转化,当好科技与产业之间的“红娘”。在於阳和团队的努力下,今年来研究院已有9项发明专利进入成果转移转化通道。

“围绕这几条协议条款,我们尽快确定个时间再讨论一次”“熊老师,你们团队的降温材料,通过更直观的实物对比展示会不会更好?”……於阳的日常工作繁忙而充实,这段时间,他一边与政府负责人反复讨论政策条款和合作协议,一边与研究院各个团队老师紧密沟通筹备科研成果推介活动。“通过成果转化框架和机制的构建,帮助老师们打开成果转化的新渠道是我们今年工作的重头戏,必须做到精益求精。”於阳表示。

面对挑战与压力,於阳坦然应对。“这是一份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但我喜欢挑战。”他坦言道,正是这些挑战让他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与目标。今年,他成功申请了电子科技大学的在职博士,决心在科研道路上更进一步,攀登新的高峰。展望未来,於阳满怀信心与憧憬,他将继续坚守“注重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理念,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前行。

2024-10-04 16:48
浙江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